大连刘凤侵占罪冤案初现曙光 我一篇深度报道为她添了把力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4:11 点击次数:134
刘凤
囗 王甘霖
我从没想过要标榜自己多有善心,但始终记得“弱势群体本就不易”,而遭遇司法不公的他们,更是难上加难。有人拼尽青春、耗光家产,有人甚至落得妻离子散,说到底,不过是想求一个“公平正义”。
我也要养家糊口,公司得正常运转。我不是国家新闻机构,只是个做涉法领域的新媒体人,本没有义务为蒙冤者出头。更何况,作为“码字的”,我自己也算弱势群体。文章被删、视频下架是常事,更怕一不小心就遭遇“跨省”,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真实发生过的教训。
不是网友所有爆料我都能跟进,非新闻机构的机构新媒体,总有太多限制和短板。我也并非看不起官方媒体,只是如今部分新闻机构的空话、套话太多,愿意站出来说真话的,实在太少。官方记者宁愿选择“躺平”,也不愿意为弱者发声。
找过来的“苦主”,大多已走到山穷水尽:司法程序走了,信访渠道试了,问题却依旧没解决。我很感激他们把我们当最后一根救命稻草,但有时只能婉拒,即便发了文章、做了视频,不少当事单位也依旧无动于衷。
展开剩余64%毕竟对某些人来说,文章访问量再高、舆情再大,不过是老百姓看热闹,反正“动不了我的乌纱帽”。只要能决定他们前途的“上级”没吭声,就能安安稳稳。就像我之前痛斥某地“官员懒政”时发现的,这背后不仅是懒政,更是司法环境被污染的沉疴。
法搜网今天发布的视频大家都看到了,刘凤已经收到大连中院的国家赔偿决定书,西岗区法院需向她赔偿40.6万元,这仅仅是她维权路上见到的第一缕曙光。不过,此前因“侵占罪”服刑三年,她仍在申诉。
刘凤的二审律师,是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王发旭,我和“王大律”是多年好友。今年春节后,他把刘凤的微信推给我,让我关注下这个案子。仔细分析后我才发现,她是真的冤。
事情要从刘凤和大连和顺投资有限公司的抵押贷款纠纷说起。公司报案称她涉嫌“诈骗”,西岗区法院直接以诈骗罪判处她有期徒刑十年零七个月。
刘凤上诉到大连中院后,判决变成了“侵占罪”,刑期三年。可这里藏着关键问题:诈骗罪是公诉案件,侵占罪是自诉案件,大连中院却用公诉程序判了自诉罪,程序本身就错了。
更荒唐的是,刘凤三年刑满释放后,西岗区法院又以诈骗罪判了她十年零七个月。直到她被羁押711天,大连中院才裁定撤销西岗区法院的判决。这711天里,大连中院或许是“太忙”,竟没发现看守所里还关着一个本不该被关押的人。
之前去胶东半岛出差时,我特意绕到大连见了刘凤,详细听她讲案情,还复印了重要资料。也才知道她的日子有多难:五年牢狱熬过来,家没了、房子没了,34岁的女儿更是因为她的案子,至今没成家。
她跟我说“总算熬过来了”,话里却满是对女儿的愧疚。在大连那几天,我连一碗面都没忍心让她请;还好当地一位企业老总知道我是来做这件事,热心接待了我。刘凤过意不去,说让在北京打工的女儿帮我订返程机票,我赶紧拒绝:“不用,公司财务会安排。”
7月7日,我的深度报道《从抵押借贷到五年牢狱之灾 大连公诉越界自诉引发奇案》,通过微信公众号@霖点传媒 等多个平台发布,还配了短视频。
在这篇报道的助力之下,刘凤勇敢地向大连中院提出了国家赔偿申请。法院审理后认为,711天的羁押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和工作,造成了严重精神损害,最终判决西岗区法院不仅要支付赔偿金,还要在侵权影响范围内为她消除影响、恢复名誉、赔礼道歉。
如今,刘凤被错押的711天有了赔偿结果,但因“侵占罪”服刑的三年,她还在继续申诉。希望这条路的尽头,能有一个真正圆满的结果。
发布于:四川省